课件编号19220380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8918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2课,宋元,时期,都市,文化,导学案
  • cover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品质。 2.通过对比唐诗和宋词,知道宋词的特点;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元曲的兴盛和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宋元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的兴盛。 难点: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繁华都市:北宋时的_____、南宋时的_____、元朝时的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开封的繁华景象:最为繁华的是_____。 3.市民文化的繁荣 (1)原因:随着_____的繁荣,宋代的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精神生活 ①娱乐活动:开封城内有许多_____的场所,叫作“_____”。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南宋临安的文化_____更为发达。 ②戏剧:主要形式是_____,形成于_____。元朝南北统一后,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 ③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_____、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宋词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_____,便于歌唱。_____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_____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著名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2.代表人物 (1)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_____,提高了词的_____。他的词风_____,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2)李清照:词风_____、细腻、清秀。作品以_____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_____,此后的作品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_____。 (3)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___和_____,使词境变得更为_____,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_____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 元曲 1.元曲:元曲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元曲把_____、歌舞、_____、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代表人物: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_》。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_____、郑光祖、白朴、_____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 【归纳提升】 1.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的原因 打破时空限制,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2.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都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民间社会需要大量的歌词; 词很少受到思想的束缚,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 【基础巩固】 1.《水浒寻宋》中记载:瓦肆早的五更头回就上演“小杂剧”,迟来的就看不到;不论风雨寒暑,勾栏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据此可知( ) A.唐朝长安的繁荣 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朝市民生活的丰富 D.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2.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南宋临安城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计划是不可行的( ) A.城内客商往来不绝 B.瓦肆内正上演着精彩的节目 C.各个层次的人去茶楼喝茶休息 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建立 3.梁山好汉宋江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说书、杂技、杂剧、影戏等。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4.“汴京梁家瓦子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常常营业到三更。”材料中的“瓦子”相当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