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20808

9.2金属的化学性质 巩固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4980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金属,化学性质,巩固,练习,解析,教版
  • cover
9.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遇到热水复原———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洗涤剂可以除油污———乳化作用 C.真金不怕火炼———体现金化学性质稳定 D.打开汽水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相互刻划 B 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生石灰固体干燥剂 B.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空气中点燃, 检验生成的产物 C.比较金属铝、铁活泼性--根据铁比铝更易生锈,判断铁比铝活泼 D.用一种物质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可用燃烧的小木条依次伸入观察 4.下列括号中是除去少量杂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 B.CO2中的CO(点燃) C.FeCl2溶液中CuCl2(铁粉) D.Cu粉中的Fe粉(稀盐酸) 5.A和B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金属。其中金属A和金属B的盐溶液发生的反应如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A可能是铁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AC13中A的化合价为+3价 D.A的活动性大于B 6.某同学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7.以下质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的是 ①若X是时间,则Y可以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②若X是时间,则Y可以是将锌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后固体的质量 ③若X是时间,则Y可以是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断电)水的质量 ④若X是时间,则Y可以是向Ag-Fe合金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固体的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8.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Fe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B Na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Ca (OH)2溶液 D CaCO3 CaO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9.“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置换反应中一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金属具有导电性,所以能导电的一定是金属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D.把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 二、判断题 11.向金属镁中滴加稀盐酸,有氢气生成( ) 12.镁条在15%的稀盐酸中比在5%的稀盐酸中反应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 13.活泼金属一定可以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不活泼金属置换出来。( ) 14.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 15.置换反应中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凡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三、综合应用题 16.某实验小组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1图所示,他们用等质量不同形状的金属锌和稀盐酸反应,使用传感器测算生成氢气的体积如2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