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23056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955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年高
  • cover
武安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试卷 高三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甩手式调研、偷懒式调研、交卷式调研……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当下,这些“应付式”调研的不正之风也在潜滋暗长。有的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敷衍了事,不注重调研成效。这不仅背离了调查研究要解决真问题的要求,也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 纵观这类调研,“应付”的路子无外乎以下几类:有的就像“赶场子”,座谈没时间,临走要材料,甚至把撰写报告的任务甩给被调研单位;有的专捏“烂柿子”,对问题避而不见,对矛盾调而不研,根本没有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需求;有的纯粹是“笔尖上发力”,带着框架找例子,带着论点找论据,调研成了形式上的辅助;还有的坐在车里转一转,隔着车窗看一看,走的是“经典调研线路”,只关心“门面”和“窗口”,“后院”和“角落”则不闻不问……凡此种种,貌似下基层、奔一线,实则还是“旧瓶装新酒”,流于形式。 “应付式”调查研究为何跑偏了道?根源在于调研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民心所向当回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把调查研究当成一项不得不应付的任务,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有的调研者能力不足、不懂方法,在调查研究上不得要领,没有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下基层后只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轻重。 是脚踏实地真调研,还是“应付式”假调研,关键就看能否发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听汇报,这种只抓表面、只图交差的调查研究,既看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只会给基层徒增负担,当然不受欢迎。只有真正走下去、沉下去,了解最现实的问题,形成最鲜活的思考,进而形成最有针对性的报告,一五一十、对症下药,才算把调研做到位。 调查研究不是“跑来跑去”,也不是“纸来纸往”。不走过场、不做虚功、不搞“花架子”,身挨身地“和群众坐一条板凳”,才是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摘编自赖雅芬《“应付式”调查研究跑偏了道》) 材料二: “身入”而“心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躬身入局,心之所至,方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身入”是一种态度,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从机关大院走出来,向基层一线走进去。“心至”是一种状态,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走出来,还要心无旁骛、用心关切。倘若没有“身入”,对新思想便永远停留于表面认识;倘若没有“心至”,就无法准确把握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入基层、用心体悟、全心思考,在实践中深化对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调查研究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的转化。 “知题”而“破题”,完成发现向运用的转化。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调研成果能够成功地转化运用。“知题”就是要坚持系统思维,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找准痛点难点堵点。“破题”就是在“知题”的前提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真正实现以“调”知题、以“研”破题,知行合一。新时代新征程上,各项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要在基层一线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特别是要经常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摸准真情况,发现真问题,细致剖析问题缘由,打通问题命脉,找准根治药方,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既要走好发现问题这个“最先一公里”,更要跑赢解决问题这个“最后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