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26125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共13张PPT)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52866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一、现世生活主体性的觉醒———文艺复兴(14C-17C) 材料1: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问题1:根据教材P47,这层“纱幕” 为什么最先在意大利消散?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文化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并汲取大量东方文化养料 人才基础:聚集一批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时间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14世纪 文学三杰 15世纪 美术三杰 16世纪 文学、艺术、科学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谈》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大卫》、《创世纪》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 问题2:根据P48补全表格,他们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诉求? 人文主义(humanism):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性自由,追求现世幸福 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上帝的物品去倒换金银 …教皇尼古拉三世是如此的贪婪成性,死后双脚将被火烧,从脚跟慢慢烧到脚尖。 ———《神曲·地狱篇》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但丁 Dante “文艺复兴的先驱”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追求现世的幸福 讽刺教会封建腐朽 ▲中世纪时期圣母像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人。本作品是拉斐尔在 1512-1513 年间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制的。该画为长达 2.65 米、宽近 2 米的布面油画,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 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之美 问题3:文艺复兴只是西方文化的再生吗? 材料2: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 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二、信仰主体性的觉醒———宗教改革与近代科学革命(16C-17C) 问题4: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3: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的巨大地产十分憎恶,这成为宗教改革的最终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德意志受教皇压榨严重,教会兜售赎罪券 2、近代欧洲民族意识增强,世俗君主对罗马教会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干预日益不满 3、天主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引起民众不满 马丁·路德完成的译自拉丁语版本的德语版《圣经》被认为是现代标准德语的开端 罗马教会 因行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教徒 (信仰上帝) 直接对话 上帝 实质: 否定教会的权威 问题5:根据教材P48,马丁·路德的主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传播发展人文主义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问题6:近代科学革命中形成了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意义? 材料4:近代科学革命中所形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