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A组·基础达标 1.在一定的温度下,—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压强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碰撞的次数增多 B.气体分子的密度变大,分子对器壁的吸引力变大 C.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都变大 D.气体密度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变小 【答案】A 【解析】气体压强的微观表现是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是由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共同决定的.温度不变说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体积减小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故气体的压强增大,故A正确. 2.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良好的汽缸内用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温度升高时,改变的量有( ) A.活塞高度h B.汽缸高度H C.气体压强p D.弹簧长度L 【答案】B 【解析】以汽缸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受力平衡知弹簧弹力大小等于汽缸整体总重力,故L、h不变,设汽缸壁的重力为G1,则封闭气体的压强p=p0-,保持不变,当温度升高时,由盖 吕萨克定律知气体体积增大,H将减小,故只有B正确. 3.(2023年北京卷)夜间由于气温降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与白天相比,夜间轮胎内的气体( ) A.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 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少 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 D.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变大 【答案】A 【解析】夜间气温低,分子的平均动能更小,但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更小,A正确、C错误;由于汽车轮胎内的气体压强变低,轮胎会略微被压瘪,则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更多,分子对轮胎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小,B、D错误. 4.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瓶内气体压强因温度降低而减小 【答案】D 【解析】冬季气温较低,瓶中的气体在V不变时,p因T减小而减小,这样瓶外的大气压力将瓶塞往下推,使瓶塞盖得很紧,所以拔起来就感到很吃力,故D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经B到状态C的p-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VA=VB B.VB=VC C.VBVC 【答案】AC 【解析】图线AB的延长线过p-T图像的坐标原点,说明从状态A到状态B是等容变化,故A正确;连接OC,直线OC也是一条等容线,且直线的斜率比AB小,则C状态的体积要比A、B状态大,故C正确.也可以由玻意耳定律来分析B到C的过程,该过程是等温变化,由pV=c知,压强p减小,体积V必然增大,C正确. 6.如图所示是某气体经历的两个状态变化过程的p-T图像,对应的p-V图像应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在p-T图像中AB的延长线过原点,所以A→B为等容过程,体积不变,从A到B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B→C为等温过程,从B到C气体的压强减小,体积变大,C正确. 7.(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的等容或等压变化图像,关于这两个图像的正确说法是( ) A.甲是等压线,乙是等容线 B.乙图中p-t线与t轴交点对应的温度是-273.15 ℃,而甲图中V-t线与t轴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不一定是-273.15 ℃ C.由乙图可知,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p与t成一次函数关系 D.乙图表明温度每升高1 ℃,压强增加量相同,但甲图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压强不变 【答案】AD 【解析】由查理定律p=cT=c(t+273.15 K)及盖 吕萨克定律V=cT=c(t+273.15 K)可知,甲图是等压线,乙图是等容线,故A正确;由“外推法”可知两种图线的反向延长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