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0310

第13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精品专辑)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94843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国共,2024年,专辑,精品,复习,一轮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 屈辱抗争,救亡探索 ———中国近代史模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素养热词 单元融合 考点素养 时空观念 知识拓展 感悟真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13讲: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素养热词 明素养 备热词 1.立足史料实证,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立足时空观念,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的史实及意义。探究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路线、结果和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立足家国情怀,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东北易帜、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古田会议、第五次反围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红军会师陕甘、长征精神。 单元融合 教师串讲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黄埔军校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北伐战争 秋收起义 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南昌起义 反动派叛变革命 培养人才 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 国共对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围剿 考点素养 考点0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开始标志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年 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强除军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924年 广州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标志着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开始 时间 目标 时间 地点 意义 内容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一大建党 二大定纲 三大谈合作 国民党一大-正式合作 共产党: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认识到团结同盟者的重要性 国民党:在多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失败后,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考点素养 成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 结果 创办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开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进行北伐战争 作用 概况 人物 特点 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 开始破裂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7月,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完全破裂 原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考点0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考点素养 考点0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时间 北伐战争 目的 对象 经过 结果 意义 性质 1926年7月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发展: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①开始: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②初期(主战场湖南、湖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铁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1925.3.12孙中山逝世 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但并未消灭北洋军阀,真正完成统一 二次北伐: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考点素养 概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统治政策 性质 统一全国 灭亡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实行反共政策(“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宁汉合流 武汉国民政府建立后迁往南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