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思想政治选择必修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议题情境一:观看视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教材P69—70内容,1.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历程;2.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如何才能“越开越大”?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说明了当代中国的什么特征? 2023年10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来,美国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欧盟宣布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英国资深媒体人评论称,如今西方在开放性方面出现了严重倒退,其后果对西方和中国都不利。请问中方也会效仿西方在对外开放上走回头路吗?"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的对外开放只会更加扩大。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机遇。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是世界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80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 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4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1992 南方谈话 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88 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3 十四届三中全会就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2001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标志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013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2017 十九大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的进程 回顾旧知: 一、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①起点: ②新阶段: 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③新时代: 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判断: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Ⅹ 2、进入新时代,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1)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海南自由贸易港(2020年4月)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需要,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关链接: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场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 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它协同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地区开发银行、智库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农业、金融等问题,致力于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