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1471

1.3《庖丁解牛》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80119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庖丁解牛,课件,29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目无全牛 庖 丁 解 牛 《庄子》 教学目标: 1. 通读全文,掌握庖丁解牛的过程。 2. 品味语言,理解庖丁所讲的道理。 3. 知人论世,体悟庄子的养生之道。 庄子其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散文风格为浪漫主义,多用寓言,词汇丰富,妙趣横生,哲学意味很浓。 关于《庄子》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庄子》原有52篇,现存33篇, 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一般 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 寓言 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流传下来。 《孟子》 《吕氏春秋》 《庄子》 文体知识 散文风格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文学常识———主观庄子散文风格 -8- 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庄子针对人在残酷现实不能任其本性无拘无束生活、面临无情摧残难以尽享天年的现实,被迫随时随地悚然惊心地谨慎藏锋,适时顺应,无求远害,想在复杂的斗争的骨节缝中寻找一个空隙,把它作为保全生命的安乐窝,以便在这乱世中游刃有余地活下去。这篇寓言体现的就是这种心境。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 解题 庖丁: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古汉语中的一种人物称谓法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以 “职业+名”的方式。 庖丁:就是名叫丁的厨师。 师襄:就是名叫襄的乐师。(师旷) 弈秋:就是名叫秋的围棋高手。 优孟:就是名叫孟的优伶。 医和:就是名叫和的医生。 丁 ①从事专门劳动的人,如家丁、园丁。 ②人口。人丁兴旺 ③成年男性。壮丁、丁男(丁女) ④丁忧(艰) 解牛之礼 《周礼》中专设有“庖人”一职,“庖人掌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在先秦时期,牛是非常尊贵的祭品以及礼品,人们非常看重牛,解牛这一举措也并非寻常,牛通常用于祭天、祭地、祭宗庙、王飨等祭祀活动中。 庖丁用的不是普通的杀牛刀,而是祭祀宗庙场合的礼器刀具———鸾刀。并且这种刀的刀环位置是一个铃铛,因此每一个动作都会发出悦耳的声响。更进一步,庖丁用礼器来解牛,动作和刀环铃声都合乎祭祀音乐的节拍,这极有可能是一次祭祀表演,而非厨师炫技或者梁惠王的心血来潮。正所谓“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能实际描述的是一国之君观摩祭祀演练的纪实。 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 yǐ xū xiǎng huō zhòng 盖至此乎 批大郤 导大窾 技经肯綮 hé xì kuǎn qìng 而况大軱乎 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