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2550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16张PPT)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8797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历史,纲要,中外,高一,PPT,16张
  • cover
(课件网) ———光荣的徒劳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预习任务:根据教材及所学知识,完成学案的课前学习部分。 探索出路 侵略加剧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64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1894 1895 边疆危机 西北、西南、东南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 狂潮 1861 一、近代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天京事变”,开始衰落 1859年:《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结合教材与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过程,并观察教材作战图,你提取到哪些信息? 运动经过 信息:作战图描绘了太平军在九江湖口与湘军作战的激烈情形,两方武器都是冷兵器,太平军一方稍显劣势,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本次战役是太平军西征扭转西征战场被动态势的关键战役。洋枪队的出现,太平军你节节败退,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一、近代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制度建设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中外历史纲要(上)》史料阅读:《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指出太平天国是怎样分田的 要达到什么目的 为什么说它很难实施 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经济方面:一、发展交通。造火车、轮船……三、发展近代工矿生产……五、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奖励技术发明;六、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还介绍国际大势……提议与各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允许外国牧师和科技人员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但不准干涉天国内政。 ———《资政新篇》 2.结合材料二与教材,洪仁玕认为的“客观形势”是什么呢 指出这场农民革命中还提出了什么制度构想 为什么又不能实施呢 有什么历史意义 分田要求:按照人口多少平均分; 展示了太平天国希望达到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世界。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在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难以实现,同时还处在战争的现实困境。 历史意义:否定了封建地主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诉求。 客观形势: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 制度构想:建立先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近代工商业、中外交流等各项事业 不能实施:战争以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历史意义:最早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和追求 材料: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对抗是一场异常严酷的阶级斗争……对灭亡的恐惧,对胜利的渴望,迫使各集团不同程度的借鉴先进,促使各派政治力量开始分化,从不同营垒中走出的开明之士不约而同地迈开了走向新时代的步伐,开始了顺应历史方向的新竞争。 ———姜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助产士———兼论特殊环境下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近代化”一词来自于日本。英文的Modernization和日文的“近代化”,用汉语表达就是“现代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便开始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因此中国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