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2792

第4课 灯笼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表格式)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27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课,灯笼,教学设计,统编,语文,八年级
  • cover
“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八年级 讲课题目:灯笼 章节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学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这篇散文以“灯笼”题,回忆早年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课文一方面叙事,另一方面抒情,有关“灯笼”的叙事组成了一个序列,所抒发的情感又成为了一条线索,“事”与“情”交织在一起。本文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文本的语言与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短句多且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学习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 作者文中表达了的情感。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学习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 2、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对散文已经有所了解。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从字里行间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和情感变化的层次,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用于品味课文语言,启发他们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本课是自读课,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要联系本单元前几课所学内容和知识要点,加深巩固,并进一步拓展,让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吴伯箫。(知人论事) 2、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 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借助工具书解决“读读写写”中的字音和词义。 学习策略 1、学会默读、勾画理清文章思路。 2、反复默读关键语句,体会字里行间中的情感。 3、跳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体味的作者情思。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质疑导入,走进灯笼 活动: 检查预习 2、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读了以后有没有一些疑问呢? 1、学生在书边勾画或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疑问。 1、以疑问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是自读课,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2、预习检查,为全面深入的文本学习做铺垫。 环节一 朗读课文,感知灯笼 活动: 1、作者介绍 2、积累字词 3、感知“灯笼” 1、准确辨析字音、词义。 2、通过朗读,引导学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用笔将文中写“灯笼”的地方勾画出来。 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环节二 细读课文,结缘灯笼 活动: 第二段结尾写到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你读一读这句话,结合在文中勾画的内容,找出文中与“灯笼”结缘的词句。 请用“灯笼 与 人”的形式,概括事件。 引领学生运用跳读、精读法,圈点标画关键词,概括出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找到文章线索。 准确概括文章所写事件。 环节三 跳读课文,体味灯笼情思 活动: 体味作者通过写“灯笼”所寄寓的情感。 “灯笼”里有真情 “灯笼”内藏文化 “灯笼”下言志向 快速跳读课文,结合上面整理出的事件,找出这些段落中的一些语句,体味的作者情思。 1、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2、品味语言中的情味,理解作者的情感 环节四 重读全文,重识灯笼 活动: 1、和太阳比,作者为何要更爱月华,爱繁星,爱灯笼呢? 2、为何文章开头不直入主题写灯笼,而写光明呢? 3、为何作者却唯独写灯笼呢?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了解文章背景,结合全文,挖掘丰富意蕴解决本课的难点。 2、反复朗读关键句,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小见大”写法。 1.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文中所反映的民俗文化。 达标 检测 1、从课后“读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