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7652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3.7 圆锥的体积(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14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圆锥,格式,体积,单元,目标,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圆锥的体积———例2、例3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圆锥的体积。例2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水的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Sh,也就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例3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它既是对前面学习的圆柱体积公式的巩固和迁移,又是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 2.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了解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初步经受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究过程,能够小组合作、动手完成一些简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不光要让同学们知其然,仍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即深挖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3.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猜测、验证过程,理解圆锥与圆柱的关系,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 (3)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师:看,小麦堆得像小山一样,小麦丰收了!你能算出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吗? 师: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发现小麦堆近似圆锥形,求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就是求圆锥的体积。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生活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环节二:探究圆锥体积公式。教师活动2 1.提问: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小组合作。 ①各组准备好沙子和水,还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形容器。 ②用倒沙子或水的方法试一试。 分组交流汇报。 提问:通过实验,你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总结: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用字母表示为:V圆锥=V圆柱=Sh。学生活动2 提出猜想: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 按要求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交流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 把圆锥装满沙子,再倒进圆柱里,三次刚好装满; 把圆柱装满水,再往圆锥里倒,正好倒了三次。 3.自由发言表述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的体积关系。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经历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全过程,体会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探究习惯。环节三: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活动3 课件出示教材P33例3,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活动3 读题,获取信息。 独立解答,汇报解题思路: 根据圆锥体积公式V圆锥=Sh,先求出沙堆的底面积: 3.14×(4÷2)2=12.56(m2), 然后求出体积: ×12.56×1.5=6.28(m3), 最后求出沙堆重: 6.28×1.5=9.42(t)。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应用所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会圆锥体积公式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环节四:当堂检测。1.基础性作业。 完成教材P33做一做。 2.发展性作业。 完成教材P34练习六第3、4题。 3.拓展性作业。 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距容器口6cm,从里面量得这个容器的底面半径为5cm,现把一个底面半径为3cm的圆锥形金属铸件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这时水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