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40091

23 马说 课件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401900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马说,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马 说 了解作者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主张为文明白通畅,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文关联知识 说:古代的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常常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相当于杂文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却是人才问题。 注释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故:因此。 虽:虽然。 名:名贵的。 祗:同“衹(只)”,只,仅。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以:用。 称:出名。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吃。 或:有时。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食:喂。 其:指千里马,代词。 是:这样,指示代词。 虽:虽然。 能:本领。 足:足够。 才:才能。 美:美好的素质。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且:犹,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求:要求。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食之:食,通“饲”,喂。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竭尽,发挥出。 鸣:马嘶。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拿。 策:马鞭。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其:大概,表推测语气。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知:懂得,了解,认识。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01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 02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喂千里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03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