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40649

1.3《庖丁解牛》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092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庖丁解牛,学案,答案,高中,语文,统编
  • cover
第1课 (3)庖丁解牛 1.作者知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庄子》,道家尊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2.《庄子》核心思想 (1)哲学上,提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即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2)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3)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璞归真,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3.背景知识 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体会到了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颐养天年,并对生死、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体现了庄子主张养生之道的思想。 4.读准字音 (1)庖丁(páo)     (2)膝之所踦(yǐ) (3)砉然(xū) (4)(huō)然 (5)大郤(xì) (6)大窾(kuǎn) (7)肯綮(qìnɡ) (8)大(ɡū) (9)硎(xínɡ) (10)怵然(chù) (11)謋然(huò) (12)踌躇满志(chóu chú) 一课时 道近乎技,中国古代的“大国工匠” 学习目标 1.文从字顺,理解字词句。2.分析庖丁的人物形象,理解“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星空里,“匠星”闪烁的光芒仍旧耀眼。庄子笔下的解牛神厨庖丁、承蜩高手佝偻者、斫轮大师轮扁,列子笔下的善射者纪昌,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等,不一而足,无不彰显着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何为“大国工匠”?我们也许能从“庖丁”和“庖丁解牛”里窥见一斑。 活动一 理解和探究字句含义 1.阅读课文,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膝之所踦,砉然向然:_____ (2)奏刀然,莫不中音:_____ (3)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_____ (4)技盖至此乎:_____ (5)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_____ (6)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_____ (7)官知止而神欲行:_____ (8)善刀而藏之:_____ 2.有人认为,“每至于族”的“族”并不是指“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应解释为“族庖”。“吾见其难为”应解释为“我看他做得艰难”。之后直至段末,都是写族庖的行为。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 答:_____ _____ _____ 3.“如土委地”的“委”字,课本中解释为“散落,卸落”,有的译本则将其解释为“堆积”。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加合理? 答:_____ _____ _____ 活动二 解读庖丁的“大国工匠”精神 4.经网友投票,庖丁当选为中国古代的“大国工匠”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庖丁当选的原因。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庖丁是通过几个阶段达到此境界的?每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答:_____ _____ _____ 6.请你为庖丁获得“大国工匠”荣誉称号写一段颁奖词。要求:使用第二人称,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答: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庖丁解牛》一文蕴含多种“道”,试加以探究。 1.[解牛之“道”]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道”的词语,并解释其意。 答:_____ _____ _____ 2.[养生之“道”]结合下面的材料,由解牛之道品悟“养生”之道。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之道:_____。”(总结补充) 补充资料: (1)展示战国时期国势图。一般认为庄子是宋国人。宋国处于中原地区,属于“四面平坦,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 (2)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