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44883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253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济南,答案,练习,同步,影响
  • cover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练习 1.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疏松和肥沃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会制约生物的生存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会影响环境 3.每当冬季来临,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 4.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哪一关系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 5.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的是(  ) A.枯叶蝶的身体与干枯的树叶极为相像 B.青蛙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 6.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绿头鸭趾间有蹼 B.莲藕根状茎中有气腔 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D.蚯蚓疏松土壤 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8.下列能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 )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C.炎热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变得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D.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mm 9.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萌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10.水稻与芦苇都是生活中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应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是 A.根发达,通气组织不发达 B.根不发达,通气组织发达 C.根和通气组织都发达 D.根和通气组织都不发达 1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现象与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似的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为白色,在春天换为灰色 D.莲藕的茎和叶脉是中空的 1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地衣加速岩石风化 C.沙漠中的骆驼的尿液少 D.一山不容二虎 13.火耕水耨(nòu)是一种古老的水稻耕种方式,火耕指放火烧去杂草,利用燃烧后的草本灰作肥料。水耨指将水灌入稻田以消灭杂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为水稻提供无机盐 B.水耨使杂草缺氧死亡 C.水稻与杂草间是共生关系 D.水稻适应多水的环境 14.鲫鱼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易躲避天敌和觅食。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5.生活在岩石上的地衣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既要依赖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对所生活的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6.铁芒萁是一种蕨类植物,在酸性土壤中长势较好,在碱性土壤中很难存活。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此现象相似的是( ) A.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B.森林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C.荔枝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 D.雷鸟的体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