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1323

1.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作业)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沪科版2020必修2)

日期:2024-06-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218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DNA,学年,必修,2020,科版,生物
  • cover
1.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遗传物质是DNA,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B.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除了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猴痘病毒可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肌肉痛等。猴痘病毒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研究者分别利用35S或32P标记猴痘病毒,之后侵染未标记的宿主细胞,经不同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32P标记的猴痘病毒侵染细胞的实验”中,若只离心而未进行搅拌,则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变化可以用曲线2表示 B.将猴痘病毒分别放在含有放射性元素35S和32P的培养液中培养,获得被标记的病毒 C.曲线1表示在“32P标记的猴痘病毒侵染细胞的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D.曲线2表示在“35S标记的猴痘病毒侵染细胞的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3.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A.A B.B C.C D.D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培养基中含有35S或32P B.②使细菌细胞外的噬菌体更易侵染细菌 C.③需分别检测悬浮液和沉淀中的放射性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在实验室里,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除去了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第1组 细胞提取物+R型细菌培养液 R型菌落、S型菌落 第2组 蛋白酶+细胞提取物+R型细菌培养液 R型菌落、S型菌落 第3组 RNA酶+细胞提取物+R型细菌培养液 R型菌落、S型菌落 第4组 酯酶+细胞提取物+R型细菌培养液 R型菌落、S型菌落 第5组 DNA酶+细胞提取物+R型细菌培养液 R型菌落 A.对第1组实验的分析必须以其他四组实验为参照 B.本实验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C.经蛋白酶、RNA酶和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生物活性 D.本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使S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6.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均选用了结构简单、繁殖快的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 B.艾弗里的实验思路是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研究各自的作用 C.通过艾弗里及赫尔希、蔡斯的实验可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将T2噬菌体培养在含35S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可获得带标记的T2噬菌体 7.下图是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操作,下列对图示操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丙试管内不会出现R型活菌 B.试管乙中所加RNA酶可使R型肺炎链球菌内的RNA水解 C.仅图示实验不能证明DNA是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试管丙中的S型菌全部经转化而来的,因为它们不能再增殖 8.在教材实验中,许多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来追踪物质的来源、去路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3H标记的氨基酸探究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转运的过程 B.利用18O分别标记的H2O、CO2参与光合作用确定氧气中O的来源 C.利用14C标记的CO2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转移的情况确定暗反应中物质的转化 D.利用噬菌体侵染32Р标记的细菌,长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