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1769

【备课先锋】第5课 黄河颂 第2课时(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5次 大小:332448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山带砺,课件,不息,声声,2课时,备课
    (课件网) 黄河颂 第2课时 新课精讲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三 细细的品 概括了黄河的精神,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望”字统领的内容是什么?有人说可将“望”字改为“看”字,你觉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将“望”字改为“看”字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有一种居高临下、登高望远的意思,符合诗歌中“站在高山之巅”远观的情境,并引出对黄河的具体描写;而“看”的距离比较近,与整首诗的意境不符。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21世纪教育网 俯瞰全景 式的总写 横向展开到 黄河流域两岸 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呼告。用“啊”字领起,转入“颂”,直抒胸臆,充满激情。 小贴士: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与其说话。一般可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②把诗歌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从哺育、保卫、激励中华民族来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暗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比喻,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以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收束全诗,激起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决心,使诗歌的主题得以扩展深化。 小贴士:反复,即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内容上,一般起突出思想、增强语势、强化情感等作用;结构上,分清层次;节奏上,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反复的 修辞 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考点 分析直接抒情的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解读]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借助呼告、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情感,是这种抒情方式最为常见的运用形式。 直接抒情 常见的考查形式 答题技法 (1)本文(诗)是怎样抒发作者情感的? (2)诗歌某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什么情感? 1.正确判断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手法。诗歌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诗人比较直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感情。 2.了解直接抒情的作用。能直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