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9690

七下第二章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8631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第二章,6节,透镜,视觉,举一反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考点一、透镜 (一)两种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关于透镜的几个科学术语 名称 概念 图示 主光轴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画主光轴应用点划线 光心 透镜中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主光轴表示 焦点焦距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焦点, 且对称;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三)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所示。 由于光路可逆,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因此利用凸透镜可产生平行光,如图所示。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图所示。 【能力拓展】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不定会聚到一点,而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更靠近主光轴,使它的光束变窄。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更远离主光轴,使它的光束变宽。 (3)对于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概括为以下三点:①平行必过焦点(即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或其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②过焦点必平行(即入射光线或其延长线经过焦点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方向不变(即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典例1:(2023七下·金华期中)根据要求完成作图: (1)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丙所示,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正确的透镜符号。 【答案】(1)(2)(3)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作图; (2)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图; (3)根据图片确定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即可。 【解答】(1)①通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这条直线上找到对应的像点A'; ②同理,找到B点对应的像点B'; ③ 连接A'B'即可,如下图所示: (2)①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经过另一侧的焦点; ②通过入射点作垂直镜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片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60°。 (3)根据丙图可知,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靠拢法线偏折,即使光线会聚,那么为凸透镜,如下所示: 变式1:光学器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 (a)所示,盘山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使用的是   镜,它对光具有   (填“发散”或“会聚”)作用,因此能增大驾驶员的观察范围;如图(b)所示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   镜,它对太阳光具有   作用,从而把火炬点燃。 【答案】凸面;发散;凹面;会聚 【解析】(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够扩大视野; (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如图 (a)所示,盘山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使用的是凸面镜,它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因此能增大驾驶员的观察范围; (2)如图(b)所示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