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史料可用于佐证汉代( ) A.商人地位提高 B.绘画风格简约 C.社会分工明确 D.社会经济繁荣 2.下图是汉代的江苏铜山洪楼画像石,这反映了汉代 A.人们使用纺车纺纱 B.纺织业种类繁多 C.普遍盛行男耕女织 D.纺织技术成熟 3.元《王祯农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包孕着古今罕见的歌咏各种农器的系列诗作与插图,描摹了各种农田器物的样态,晕染出一代农学家身体力行于科技救民、科技助农的真切形象。下列诗句和下图相符的是 A.牛磨人俱转,车旋水即流。争如霖雨足,所至息人牛。 B.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 C.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D.从来激浪转筒轮,却恨翻车智来仁。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 4.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 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 B.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 C.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 5.考古发现,中国一些古人类遗址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陪葬品都是农具;而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男性的陪葬品依然是石锄、石镰等农具,女性的陪葬品则多为陶制的纺轮。这种变化说明 A.生产发展影响劳动分工 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文明之初性别分工形成 D.集体劳作正在瓦解 6.如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 ) A.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陶瓷产品种类繁多 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规模宏大分工精细 7.《吕氏春秋》记载,周族的先祖后稷将“耕织”视为“本教”,受其影响,“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大夫、士也分工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这些陈述意在( ) A.复兴天子亲耕制度 B.传播男尊女卑观念 C.还原周初历史风貌 D.宣扬以农为本思想 8.唐代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这反映了唐代( ) A.稻麦复种制普及 B.轻徭薄赋的国策 C.个体家庭式劳作 D.推行土地国有制 9.我国某水利工程对淮河以南地区的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屯田济军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2015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该水利工程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发现的一座商朝方国诸侯大墓中出土了成套的青铜农具———铲、耒、耜、犁、镰等。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中也有铜铲等农具。这说明殷商时期( ) A.农业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C.家庭劳作方式正经形成 D.封建等级观念盛行 1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诗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不能印证 A.朱陈村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 B.当地人重视农业的观念 C.当地家庭手工业的兴旺带动商业繁荣 D.当地人安土重迁的思想 12.西汉桓宽在《盐铁论·水旱》中记载:“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这反映出( ) A.官营手工业产品低劣影响生产 B.私营手工业出现带来激烈竞争 C.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合作 D.官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需求 13.魏晋时期的大量墓葬画像砖显示,牛不仅参与了土地耕作中犁地、耙地、耱地、耕播的整个过程,而且已由“二牛”向“一牛”转变(如图1、图2所示)。这一“转变”( ) A.反映了战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