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61652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收心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25022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州市,2023-2024,年高,三下,学期
    高 三 地 理 试 题 2024.2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 图1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该日天气晴好。 据此完成1~3题。 1.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 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 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2.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3月 C.5月 D.7月 3.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A.减少碳排放 B.减小电网波动 C.降低能源需求 D.减少能源进口 中国城乡转型过程中村镇呈现异质化发展态势。有学者对2009—2018年江苏省3个典型县城的村镇空间演化格局进行对比研究,归纳出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的三种模式(图2)。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三种模式分别为 A. a农业生产型 b工业生产型 c生态消费型 B. a工业生产型 b农业生产型 c生态消费型 C. a工业生产型 b生态消费型 c农业生产型 D. a农业生产型 b生态消费型 c工业生产型 5.村镇建设格局演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a模式城乡发展两极分化明显 B. b模式非粮化潜在风险大 C. c模式主城区的引领功能最强 D.三类空间演化模式经济规模差异小 丹麦西海岸某海上风电场,海面上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海烟”。 近200米高的风车徐徐转动,风车下风向形成了条带状的浓雾(图3)。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海烟”的形成原因是 A.海面辐射冷却后近海面空气降温 B.暖湿空气经过寒流影响的冷海面 C.冷湿空气经过暖流影响的暖海面 D.冷锋过境时暖空气被抬升后降温 7.图中条带状浓雾形成的关键过程是 A.海面水汽整体上升 B.近海面空气受风车扰动混合 C.风车后风速降低 D.冷空气经过风车后被加热 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时间推移对区域水文—泥沙—植被时空演变呈现显著影响。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会在坡面上形成水沙快速通道,形成新的冲一淤平衡(图4)。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包括 ①增加地表径流的流速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③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④该区域降水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其治理坡面平均沉积颗粒物 A.越来越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越来越大 D.先增大后减小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区自北向南并流,河谷深切,降水差异大(图5),谷内植被垂直带谱独特。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云岭的主要水汽来源及降水特点是 A.印度洋 东坡少,西坡多 B.印度洋 北坡多,南坡少 C.太平洋 东坡多,西坡少 D.太平洋 北坡少,南坡多 11.该地区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 A.约5400m B.约3000m C.约3800m D.约 1000m 12.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荒漠灌丛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境内的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奇特、矿产资源丰富。 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源得以开采利用。 近10余年旅游业发展迅速。 表 1为该州不同时期常住人口数量。 据此完成13~15题。 表1 年份 1949 1990 2000 2010 2020 人口(万人) 1.60 31.23 33.20 49.86 46.82 13.该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高 B.农业土地开垦 C.生态环境改善 D.矿产资源开发 14.该地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特征为 A.单核集中 B.均匀分布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