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63942

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07976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语文,统编,必修,下册,庖丁解牛,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一 导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立 守 得 1.3《庖丁解牛》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儒 二 作者介绍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儒 二 作者介绍 二 作者介绍 儒家所重的是群体社会。 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 道家思想的园地:《老子》(《道德经》) 《庄子》(《南华经》) 三 齐读课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yǐ xū huō hé xì kuǎn qìng gū páo 三 齐读课文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xíng jiàn huò 四 文本梳理 1.提问: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发生了什么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懂得了养生之道。 2.思考:庖丁“牛”的场面在哪里?请找到原文并赏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给 抽背: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动词=名词性短语。 抵住 拟声词,向,通响 进 抽背:木直中绳,合乎 又 节奏 四 文本梳理 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解、触、倚、履、踦 拟声词:“砉”、“騞” 庖丁把血腥的解牛场面变成了绝妙的表演盛宴,成就了“三美”———舞蹈美、音乐美、节奏美艺术。 四 文本梳理 3.提问:文惠君看着庖丁解牛发出了什么感叹?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4.思考:庖丁面对君主的夸赞开心吗?从原文找到答案。 同“盍”,何、怎么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主谓之间取独 判断句标志 超出 不开心,君主表扬的是技术,但我追求的早就超过技术了! 自然规律 四 文本梳理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起初 5.提问:庖丁如何向文惠君解释自己的追求超过了技术? 曾经 用 精神接触 感觉器官停止 精神活动行事 四 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