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67093

第21课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视频)-【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71744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基础,2023,高教,课堂,精品,同步
    (课件网) 第21课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九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全党人数由1927年5月五大时的57900名共产党员锐减到1万人。” ———《中国共产党的90年》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到底在何方? 目录 CONTENTS 南昌起义 01 工农武装割据 02 红军长征 03 第21课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一章 南昌起义 1、背景: (1)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 (2)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教训中认识到武装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概况: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学习苏俄“城市中心论”) (2)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撤出,南下广东,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南昌起义》(油画) 一、南昌起义(革命道路探索的初次尝试) 3、意义: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建军节) 一、南昌起义(革命道路探索的初次尝试) ▲《南昌起义》(油画) 第二章 工农武装割据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1)内容 ①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2)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新道路)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长沙) (1)背景: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概况:1927年9月,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拨正革命的航向。 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新道路) 3、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时间 1927年9月底 地点 江西永新三湾村 内容 在军队中建立当红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改变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 意义 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湾改编油画 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新道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有何共同点?最终的结果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同:均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最终都失败 说明: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应该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毛泽东 什么路? 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新道路) 走自己的道路:“中国新模式”(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八七会议后,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新道路)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创建 1927年10月 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会师 合编为红四军 意义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