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68783

5.4.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217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5.4.1,捕获,光能,素和,结构,教案
  • cover
5.4.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实验课选自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习了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后,学生进行本实验,利于他们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也为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自学、观察能力,可以通过自学说出实验原理和步骤。学生已具备一定科学探究的能力,但动手能力差,实验操作不规范。 基于此,教师课前采用导学案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要领。提前培训部分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实验中担任各实验小组组长,以提高各小组实验的规范性和成功率。 【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 (4)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与方法;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植物捕获光能的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新课导入】 利用课本问题探讨导入本节课,通过对植物工厂的了解,对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在利用人工光源时,常见的是红色、蓝色、白色光源。 问题探讨:你参观或听说过植物工厂吗?植物工厂在人工精密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成分等条件下,生产蔬菜和其他植物。有的植物工厂完全依靠LED灯等人工光源,其中常见的是红色、蓝色和白色的光源。 讨论: 1、靠人工光源生产蔬菜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成分和温度等条件? 答案: 1.可按照植物体的需要提供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可人为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2.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2浓度可加快光合作用的速率;营养液的成分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通过对问题探讨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说明光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 【新课讲解】 捕获光能的色素 教师给出白化苗发病原因和白化表现相关资料: 白化苗即为叶片中不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幼苗植物叶肉中有两种质体,绿色和白色。 发病原因:第一种属于生理性遗传性病害;第二种是因秧苗受低温伤害,引起叶绿素分解所致;第三种是营养因素引起。适宜水稻生长的土壤中有效锌的临界指标为0.05ppm,稻株正常含锌量为20-120ppm,如果低于这一数值,就会出现缺锌症状。水稻缺锌时,主脉有失绿现象,沿主脉向叶缘扩大而多呈黄白色,最后整个叶片呈褐色。 白化表现:水稻白化苗有两种:①零星散发的,叶片一出生就发生白化,或部分长条形白化,其中全白的苗,大多数在三叶期枯死;②叶色从黄到白,常从尖端开始,此时如果采取灌水、施肥等措施或天气转睛暖,又能恢复生长。 学生阅读理解白化苗相关知识。教师利用玉米植株正常苗和白化苗的对比图片,说明叶片中的色素可能与光能的捕获有关。 教师指导学生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进行探究学习,以了解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串: 1.为何选用新鲜的绿叶,否则会导致什么结果? 2.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3.层析时层析液为何不能没过滤液细线? 4.滤纸条上有几条色素带,它们是按照什么次序分布的? 5.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排序如何? 6.绿叶中的哪一种色素含量最多? 7.如果滤纸条上没有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8.如果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偏浅,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实验过程,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