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70884

【学霸秘籍】七(上) 7 寓言四则(之二)-初中语文-文言文-尖子生创优课堂笔记(pdf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5949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pdf,课堂笔记,创优,尖子生,文言文,语文
  • cover
寓言四则(之二)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一、作者作品 二、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 这则寓言通过记叙 年 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 宋国有户人家打井节省 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 了一个劳动力,而被误 册 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汇合 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 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 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 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称 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 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因此后世有“一字千金” 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 之说 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都要调查研 吕不韦(?一前235),卫国濮阳(在今河 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传闻,盲目随 南)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战国末年 从,人云亦云。 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执 文章语言幽默风趣。故事讲述一人的话 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 语里因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 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动力),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 后因嫪毐集团叛乱遭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 了国君的耳朵里。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 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赢政复命其举 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言中 家迁蜀,吕不韦忧惧自杀。 告诫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宋0之 丁氏, 家无井而 出 溉汲②, 丁氏穿井得一人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 常一人居外 及③其家穿 井, 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他家挖了一口井之后, 告 人曰:“吾穿井得一人。”「①宋:西周及春秋战国 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 商丘一带。②溉汲(gà):打水浇田。溉,浇]有 闻 而 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③及:待,等到。有人听说了这件事 人们相互传说丁家井中挖出 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一个人。这件事越传越远, 国 人④ 道 甚至传到了国君那里。 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 24 ·寓言四则(之二)· 之, 闻之于宋君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对⑦日: “得 一人之使⑧, 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若此,不若无闻也。 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④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⑤道:讲述。⑥闻之于宋君:向 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⑦对: 国君问询,真相大白。原来 应答,回答。⑧得一人之使:得到 不是挖出一个人,而是节省 年 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了一个劳动力。 评析:文章主要写了丁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而被误传 为从井中挖出一个人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杞人忧天 《列子》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一、作者作品 《列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 二、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籍,旧题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 本文通过记叙杞人忧天,晓之者劝解的故 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中的“天体运动 事,讽刺了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 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 自扰的庸人,告诫我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 同类学说。据考证,《列子》一书在汉朝以后就 问题忧虑。 散佚了,现在流传的版本是由晋人张湛编成的。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