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73261

【2022新版课标】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穿越竹林》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1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86098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教案,课件,穿越竹林,单元,下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第5课《穿越竹林》。 【教材分析】 《穿越竹林》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第5课欣赏课,《穿越竹林》作为电影配乐,与场景的结合是音乐的基本考虑因素。本乐章描述了剧中人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中前突后冲、左突右击的打斗场景,有树影婆娑,有竹枝上你来我往的对决,静与动形成激烈反差。音乐虽然采用了并列三段式结构,各段的发展符合中国音乐展衍性发展手法和结构特点,对比中包含着发展因素:B乐段副旋律延续A乐段主旋律,形成主副旋律的对位;C乐段后乐句再现A乐段主旋律,使中音长笛演奏的旋律在全曲中起到贯穿作用。交响乐队版的配器既有对电影情景的描述,又有对民族乐器的再模仿,形成双重模仿的效果,非常有特色。 【学情分析】 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作品的情绪和表现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从速度、情绪、力度等方面鉴赏作品。 (三)创意实践 通过声势动作和律动或器乐演奏表现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作品欣赏,促使学生的感受经典音乐,心灵得到升华和陶冶,审美修养得到丰富、加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从速度、情绪、力度等方面鉴赏作品。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声势动作和律动或器乐演奏表现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你们看过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那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穿越竹林》(板书《穿越竹林》) 【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我们聆听音乐,听听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部作品的背景资料,《穿越竹林》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一段场景音乐。2000年该片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4项大奖。电影《卧虎藏龙》是一部古装武侠片。讲述的是武林高手李慕白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一把具有四百年历史的青冥剑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以表退出江湖的决心。九门提督的女儿玉姣龙,在江湖大盗碧眼狐狸的指使下盗走宝剑。李慕白被迫重出江湖,由此展开了一段爱恨情仇的故事。最后,李慕白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针,为了向俞秀莲表达自己压抑多年的爱情,不惜用尽最后一口真气;而玉蛟龙则在一系列打击之后,带着深深的自责投崖而去。与其他武侠片不同的是,本片将传统的儒家思想与人物、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极具人性气息。画面与音乐也都体现出中国文化从古至今所提倡的和谐之美。通过刚才的聆听,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中国的民族乐器?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卧虎藏龙》的配乐以西方华丽、唯美的创作手法,糅合了东方的人文内涵,采用具有中国色彩的乐器笛子、古筝、葫芦丝、二胡、鼓等,营造出具有历史时空背景感的音乐气氛。该片由作曲家、指挥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