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82706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828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9课,皇帝的新装
  • cover
(课件网) 请指出下列图片出自哪篇作品?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 《拇指姑娘》 作者相同:安徒生 体裁相同:童话 皇帝的新装 学习任务 1.掌握重点字词,掌握童话及有关安徒生的文学常识。 2.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并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 3.品读人物形象,领悟本文道理。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以诗意而又幽默的笔调,改变了现代童话的面貌,并开启了童话创作的先河,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文体知识 体裁: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对象:儿童 情节特点:曲折离奇 写法:想象、夸张、拟人 自主学习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陛下( ) 头衔( ) 爵士( ) 赏赐( ) 随声附和( ) 骇人听闻( ) 妥当( ) xuàn chèn jī bì xián jué cì hè hài tuǒ 自主学习 稽 jī qǐ ( )滑稽 ( )稽首 称 chēnɡ ( )自称 ( )称职 chèn 自主学习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妥当:稳妥适当。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 坏事)。 合作探究 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相关画面,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人物: 皇帝 骗子 老大臣 官员 侍从 百姓 小孩 合作探究 2.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抢答) 从前有一位皇帝最爱购买新衣服。一天,王国里来了两位自称能做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的织工,而且任何不称职或者是太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过了一阵子,皇帝接连派大臣去看衣服的进展,可是无论他们怎么瞪大双眼都看不见这衣服,于是便向皇帝撒了谎。当皇帝自己去看的时候,也看不见衣服,他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愚蠢,便在镜子面前,假装欣赏着这件“美丽的衣服”。在游行那天,被小孩子揭穿真相,他颜面尽失,却还是坚持走完了游行。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 思考??? 故事的引子 故事的开端 故事的发展 第一部分(1) 皇帝爱新装。 第二部分(2—4) 写皇帝上钩,骗子开始“做”新装。 第三部分(5—23) 写皇帝和群臣“看”布料。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第四部分(24—33) 写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第五部分(34—37) 一个小孩子揭穿“新装”的骗局。 2.本文以新装为线索,请你在括号里分别补充一个字,使故事情节完整。 皇帝【 】新装→骗子【 】新装 →众人【 】新装→皇帝【 】新装 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学习任务一:理清故事情节 作用: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皇帝 爱新装(序幕) 众人看新装(发展) 骗子做新装(开端) 皇帝穿新 装(高潮和结局) 骗子 皇帝 官员 百姓 孩子 揭 骗 文章内容 2、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3、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1、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受 行 助 传 皇帝 众大臣 百姓 骗 骗子 他什么衣服都没穿呀! 小孩 议一议: 1.文中人物谁骗了谁?2.小孩呢? 揭开 1.皇帝: 担心别人说自己愚蠢或不称职; 2.大臣、官员: 担心别人说自己不称职。 3.百姓: 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 想一想:1.众人说假话“骗人”的原因是什么 2.共同的原因是什么? 私 揭示真相 无私才能无畏 小孩呢? 最可笑者 皇帝:爱慕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