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8505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61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岳麓,九年级,上册,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教案
  • cover
课 时 教 案 课 题: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课 型: 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课程目标: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知道基督教的传 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 一、知识与能力 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 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同时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填写三大宗教基本 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比较基督教、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的共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通过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 批注: 教学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基督教性质的演变与传播、伊斯兰教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联系实际法、表格比较法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释迦牟尼的图片,提问:图片上的人物是谁?他有何伟大成就?【讲授新课】一、佛教1、佛教的产生:阅读课本,可由学生上台来讲 述佛教产生的经过。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牟尼)。2、佛教的教义:讨论: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3、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观看《佛教的传播》图,说出其传播路线:向北:传入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北传佛教,还有一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向南:传入东南亚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传佛教)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教义、经典教师讲述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其教义。 2、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讨论:基督教的性质是怎样演变的?罗马皇帝为什么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呢?三、伊斯兰教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主要教义、经典及意义。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讨论: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中有何作用? 【板书设计】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社会矛盾尖锐犹太人遭受民族压迫,多次反抗都被残酷镇压阿拉伯各部落有自己不同信仰,社会矛盾尖锐,人们渴望统一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1世纪7世纪产生地点印度半岛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麦加创始人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经典 《圣经》《古兰经》主要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教人消除欲望,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信奉上帝,主张平等,忍受苦难,以求死后能升入天堂“真主”安拉是唯一的神,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发展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后向外传,成为世界性宗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欧洲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向外传播评价佛教在当时突破了种姓等级界限,有一定进步作用,但它不反对奴隶制,教人忍耐顺从,易被统治阶级利用早期基督教对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具有鼓舞作用,但后被富人所控制,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伊斯兰教的创立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统一国家的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