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92641

热点话题05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3276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热点话题,新高考,专练,难点,重点
  • cover
热点话题05时代变局与大国担当 【链接热点】 2023年大国战略竞争和对抗持续升温、全球安全形势面临着更加复杂紧张的严峻态势。美国在印太地区推出并实施全面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极大地影响了印太地缘格局,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美国参议院5月16日通过《台湾国际团结法案》在内的掏空“一中”政策行动,实质性改变了中美关系;俄乌冲突持续发酵,欧洲地缘政治重回冷战对抗格局;巴以冲突激化,也门政局动荡外溢效应明显,朝鲜半岛暗流涌动,国际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面临罕见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充分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和魄力,推动沙特和伊朗建交,积极参与巴以冲突调解,建立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积极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竞争但不对抗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链接知识】 一、近代以来国际法演变 二、近代国际秩序演变 1、近代以来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大航海时代的霸权争夺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葡开启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7世纪上半期,荷兰兴起,垄断全世界的贸易,占据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经英西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确立了海上霸权 欧洲主导下世界殖民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被削弱,国际关系的重心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方转移,一方面转移到北美,另一方面转移到苏联;欧洲本来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发源地,但是战后列宁主义却成了大众的期待 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霸主地位由英国和平转移到美国手中;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的时代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雅尔塔体系随之瓦解,多种力量分化组合,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也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三大国际体系比较 名称 时间 特点 评价 维也纳体系 19世纪 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①积极: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②消极:恢复欧洲封建统治;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上半期 分赃、妥协;民族自决;大国一致;内部矛盾重重 ①积极:有利于国际秩序稳定;部分民族国家重获独立②消极: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祸根 雅尔塔体系 20世纪中后期 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 ①积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发生;推动国际势力重组;促进科技发展②消极:该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3、世界秩序变迁的影响因素 ①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而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的平衡是相对的。 ③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要国家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本国或国家集团的安全利益。 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与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三、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1、外交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发展历程 (1)20世纪50年代 ①政策:50年代初: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50年代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原因: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③特点: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