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92644

重难点01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442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2024年,新高考,专练,难点,重点
  • cover
重难点01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 目录 核心知识脉络图详览 命题点与易错点解读 常考重难点概念突破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 1.早期文明主要特征:国家、城市、阶级分化、文字、金属工具 解读:早期文明的特征是一般共性,但不代表每个文明都必须同时具备所有特征才算是文明。我们只是把它当做识别文明的参考信息。 2.天下归周是分封、天下归宗是血缘宗法、天下归心是礼乐秩序 解读:分封是宗法在政治制度的表现,礼乐是宗法在秩序规范的表现,遇到根本原因分析要选宗法。遇到现象分析,最表象的是礼崩乐坏,其次是分封瓦解,最后是宗法受冲击。 3.分封扩大了疆域,促进了文化认同;宗法维系了内部稳定; 解读:分封宗法互为表里,但是作用不完全相同。分封更多是对地方的管理价值,而宗法更多是宗族内部权力调节价值。 4.商代更重视神意,西周更重视民意。 解读:神权与王权结合是早期政治的重要特征,但是在结合的内容特征上,商周略有差异,商代更强调把君主的意志神圣化,周代相对重视民意的神圣性。 5.早期政治的基本特征:王权与神权结合、政权与族权结合、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读:早期政治的特征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统治范围大小决定的。在经济实力、交通通讯条件都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相对依赖血缘,通过间接统治来实现更大范围的疆域控制是时代的选择。 6.集体议政体现了民主,占卜祭祀体现了神权 解读:王权和神权结合,政权和族权结合是早期政治的重要特征。在考试中涉及占卜、祈祷等话题多数是神权问题。涉及集体议政一般是民主问题,注意这里的民主和西方近代代议制民主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中国传统民主有人民的主人的含义,这里说的体现了民主只是有共同商议的过程。这一现象在先秦到明清其实都存在,所以钱穆先生会说中国古代不能用专制一词简单的一以概之。 7.人伦秩序利于巩固王权,嫡子继位可能弱化王权 解读:古代从王权到皇权都是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但是有一个例外———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嫡长子继承不能保证皇位继承人能力,会导致皇权旁落。而父系家长制为主的人伦秩序规则是古代强化王权的重要手段,因为父权是比王权更早的权威,利用这一点可以增强王权的威信。 8.家天下是血缘政治,公天下是选贤任能和官员流动 解读:公天下的表现主要包括禅让、郡县、科举、任期和考核等。家天下一直到辛亥革命才结束。 9.封建制不等于封建社会,君主制不等于君主专制 解读:封建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说法,我们必须区分,封建制说的是分封宗法,时间段主要是先秦,封建社会则是形容小农经济为基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时间段主要是秦到清。 10.春秋战国的结束不等于分封宗法的结束 解读:秦统一之后分封和宗法在后代都反复被利用,汉代恢复过郡国并行,嫡长子继承是历代君主继承的重要原则。 11.小农经济的前提是土地私有,经营方式是家庭经营,生产方式是精耕细作。 解读: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建立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之上。但是不能说土地私有建立后就没有土地公有了。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土地私有制结束也就不再有小农经济了。 12.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政府建立的根本原因。 解读:古代世界统治者需要稳定的赋税和兵役徭役来源,小农需要强大的国防和公共工程建设能力,由此而形成的“治水社会”是古代中国建立集权政府并且稳定运行多年的根本逻辑。 13.自耕农从属于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又从属于自然经济。 解读: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自耕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土地私有;个体农耕强调的是耕作特点,自耕农和佃农都属于个体农耕的代表。 14.重视农耕的主要表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