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揭题质疑 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一 质疑导入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炸暗堡?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他是怎样炸暗堡的? 结果怎样? 人物介绍 董存瑞,河北省怀来县人。一九二九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一九四五年八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副班长、班长。一九四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一九四八年五月,在解放隆化城时,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十九岁。董存瑞牺牲后,被追认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并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他所在班为“存瑞班”,隆化中学也改名为“存瑞中学”。 自主阅读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二 自主学习 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再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小组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学习字词 暗堡 火舌 封锁 恳切 匍匐 扫射 迸射 战壕 嘹亮 眺望 惊天动地 昂首挺胸 通过查阅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文中难懂的词语。 理清脉络 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 理清脉络 请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课文段落,分别用几个字简要概括大意。 起因(1) 经过(2-7) 结果(8) 暗堡封路 舍身炸暗堡 解放隆化 自主研读 品析人物描写 学习任务三 自主学习 阅读要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 敌人的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红军战士们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汇报交流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比喻 拟人 红军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和敌人火力的凶猛。 合作学习 默读第2~4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汇报交流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敌人的暗堡火力凶猛,如果不炸毁暗堡,就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董存瑞为了革命的胜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主动接受任务。 董存瑞为什么要主动请求去炸毁敌人的暗堡?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交流:董存瑞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汇报交流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 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 任务非常艰巨。 汇报交流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董存瑞顽强不屈的意志力。 合作学习 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他为什么不把炸药包放在桥上? 汇报交流 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他为什么不把炸药包放在桥上? 用手举着炸药包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 汇报交流 桥 型 暗 堡 汇报交流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汇报交流 从这些描写中,能感受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