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94967

初中拓展班会 八年级《敢问“爱”在何方?》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39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班会,初中,拓展,八年级,敢问“爱”在何方?,主题
  • cover
活动题目 《敢问“爱”在何方?》班会 背景分析(从学情、主题两方面)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仍处于叛逆阶段,对父母表达出来的爱不仅不理解,还不想接受,因此而发生的家庭矛盾不在少数。现阶段的学生经常会对父母做一些后悔的事情,说一些后悔的话,明知对父母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想改却又改不掉,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会让孩子滋生出不好的想法,感觉父母不爱他或者不需要父母的爱。尤其现在线上教学阶段,面对在家天天陪伴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更有些手足无措,加之学考带来的压力和烦躁情绪,对于父母的关心置之不理,或者粗鲁拒绝。众多家长也感受到了全程陪伴孩子的无助感,急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在此时开“处理好亲子关系”的班会,是必要之举,也是重要之举! 主题解析:之所以定为“敢问爱在何方”这一题目是要让学生明白,原来苦苦寻找的“爱”就在自己的身边,每天的陪伴和唠叨就是爱的体现,让他们珍惜来自父母的爱,以此来达到缓解和减少亲子矛盾的目的。 活动目标(简洁、具体)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与伟大,使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并向父母传递自己爱的回应;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体会父母抚养自己的辛劳、对自己的悉心关爱和精心教育,感悟父母之爱的伟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即使被我们伤害,却依然将这份沉甸甸的爱给孩子,认识到自己之前对父母言行的错误,纠正自己的言行。从心底学会感激,学会感恩,并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行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爱的能力,学会感恩,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关爱付诸行动,用实际行动孝亲敬长。 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原来苦苦寻找的“爱”就在自己的身边,每天的陪伴和唠叨就是爱的体现,让他们珍惜来自父母的爱,以此来达到缓解和减少亲子矛盾的目的。 活动准备(从学生、教师等方面) 学生准备:先回忆一件你父母做过让你最感动的事情,和一件你最后悔对你做过的事情。 教师准备:找到之前家长会时合唱《父亲》、《母亲》的视频,并让家长发一段视频,说一下“你眼中的孩子是怎样的?”,合成视频并加工以备使用。 活动过程 (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环节一: 分享爱的故事--你父母做过让你最感动的事情 同学们,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是谁与我们朝夕相处?又是谁愿意把他们所有的一切都给予我们?对!是我们的父母。一生中我们可能有无数个选择的机会,但我们不能选择谁来做我们的父母,我们可以拒绝很多种情感,但我们唯独拒绝不了父母亲情,今天让我们来感受父母亲情,让我们去了解这份真挚的感情。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为爸爸妈妈献唱的歌曲吗?那时的我们,刚刚步入初中两个月,从青涩懵懂到渐渐懂事,当时的爸爸妈妈热泪盈眶,为我们的成长而感动。一晃两年半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相处又有哪些新故事呢?请同学们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再现父母最令自己感动、难忘的事件,重温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引起同学间的共鸣,感受父母之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回想父母对你自己做过的好多事情,感受父母的爱,珍惜父母的爱;通过聆听别人父母对孩子爱的故事,发现做爸爸妈妈的心里边装着的始终是我们自己,通过生成这种感情,与自己现在做过的一些后悔的事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环节二:回想悔的瞬间--你后悔对你父母做过的事情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对父母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回想那份“不应该”,回想那时的“后悔”,以达到“警示”的作用,明白自己因为一时冲动等原因对父母造成的伤害,通过生成这种感情,纠正自己的错误言行。 环节三:观看《你的样子》--父母眼中的你是什么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