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07566

7.4 重力 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434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重力,教案,格式,教科,物理,八年级
  • cover
4.重力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掌握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探究重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把握和运用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在第3节“弹力”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另一种最常见的力———重力。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影响;重力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在力学中举足轻重。 教材充分运用插图和实验,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及方法:学生能从日常生活现象中认识重力的存在,经历对重力的感知、描述和测量等过程,最终形成对重力的整体认识。 未知知识及方法: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会计算重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重力实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并养成通过实验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物理知识的物理学科思维。 2.重力的概念和重力的产生原因。 3.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重力实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并养成通过实验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物理知识的物理学科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运用公式G=mg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的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并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建立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体对地球有没有这种作用   学生观看和重力有关的图片(苹果下落,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运动员落到地面上,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球落回地面)。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学生讨论,使概念得以深化。   通过和重力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重力的兴趣,引起学生对重力及其产生原因的思考。 通过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到生活现象的同时,能进行思考,在善于发现的基础上,更能善于探究。 深化概念,及时给学生运用概念的机会,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现实中去。 环节二:重力的大小   教师提出问题:重力有大小吗 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 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有什么关系 教师肯定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判断称为假说,假说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引导学生制订计划,设计实验,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 学生活动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1个或者多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并把数据填入下表,分析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 次数质量 (kg)重力 (N)重力与质量 之比(N/kg)123 教师总结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关系。 例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450 g,受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g取10 N/kg) 例2.若两个鸡蛋的重力为 1 N,则每个鸡蛋的质量约为多少 (g取10 N/kg)   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会结合事实猜想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并思考,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仪器分组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出结论,进行交流、评估,完善实验。 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实验结论。 学生解答。   使学生更加理解实验的重要性,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设计实验方案,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排除怀疑,巩固结论,助战实验考试。 通过让学生展示实验结论,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