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12069

重难点24开放性论述题解答技巧(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7861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重难点,新高考,专练,难点,重点
  • cover
重难点24开放性论述题解答技巧 【题型特点】 开放探究性解析题目前仍然是材料分析题的主要特征题型,在刚出现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随着出题数量不断增加,答题模式也逐渐有规律可寻。近年来主要的风格是提取材料信息再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的区别不过是分析一个时代还是多个时代。因此,强化开放探究题套路训练显得比较关键,一旦帮助学生形成一定套路,这类题目将成为稳定得分来源。 【基本题型】 1、材料信息提取并说明。这类题近年来比较多见,表格、地图、图片、文学素材等等材料都出现过。这类题答题套路相对固定,就是提取关键信息做标题———背诵相关时代特征组织答案———简单说明影响做结论。 2、自拟论题独立论证。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材料只有一种观点,提取后进行评述;另一种是材料不止一种观点,或者可以找到不同角度,这类题需要先判断哪个角度或者观点自己论述比较有把握,确定好之后,再组织时代特征进行分析 3、材料仿写。题目给出一定的样板或者主题模式,按照所给要求进行写作。此类题目关键难点在于理解材料所给样板的核心要素,包括切入角度、举例特征、描述逻辑等。作答时需要再理解题目特征的基础上调用合理的背景知识和史料素材加以说明,此类题目可以类比背景或者影响类材料题进行作答。 【基本技巧】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0分钟) 【材料仿写】 (2023·全国高考甲卷·42)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2·全国甲卷·42)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福建高考·18)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校勘,是指校正、审定古籍记载的正误真伪。其基本做法是利用史料对古籍记载进行相互核对,条列异同,形成校勘记。下表是今人围绕《建康实录》的校勘事例。 事例 《建康实录》 史料 校勘记 (1)爵位 徐孝嗣,年八岁,袭爵枝江县侯。 《南齐书》“(徐孝嗣)八岁,袭爵枝江县公”。《宋书》“枝江侯相”。 据《宋书》,《建康实录》“县侯”记载无误;而《南齐书》“县公”当为“县侯”之误。 (2)籍贯 刘延孙,彭城吕梁人也。 《宋书》“刘延孙,彭城吕人”。《南史》“刘氏之居彭城者,分为三里”;“延孙所居吕县”。 (3)任职地 南昌太守孱陵侯蒙卒。 《三国志》“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建康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