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12284

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 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928794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职,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 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北洋军阀的统治始于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终于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北洋军阀 1912———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4--1916.6) 直系统治时期 (1920.7-1924.10) 皖系统治时期 (1916.6--1920.7) 奉系统治时期 (1924.10--1928.10) 时空观念 1、宋教仁案(1913.03.10) “宋教仁案”是在临时政府即将向正式政府过渡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以宋教仁为代表的主张建立责任内阁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政治势力激烈斗争导致的结果,宋案的发生,引发了二次革命,使反袁由合法的议会斗争转为武装斗争。 党派名称 发起人 议会席位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国会议席分配表 黄兴在挽联中写道: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却是袁世凯。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称帝的准备 (1913.7~9月)孙中山、黄兴武装倒袁,史称“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形势图(1913.7~9月) 二次革命形势图 (1913.7~9月)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称帝的准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3.11孙中山主持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1914.5.1袁世凯炮制颁布) 总之,袁氏“新约法”的特点有三:(1)行政权(换言之总统的权力)无限度的扩张;(2)立法权及行政监督权极力缩小;(3)废除责任内阁制。不难看出,这个所谓的“新约法”已经成为袁世凯由总统向皇帝过渡的桥梁。 —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上),南开大学-出卷网-2001年版,第324~325页。 (1914.5)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称帝的准备 3、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5.5)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协议中大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有: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称帝的准备 4、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召开国会 袁世凯及其党羽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袁世凯及其党羽操纵国会一致通过君主立宪政体,通过“劝进”当上皇帝。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袁世凯称帝的准备 5、重开国民议会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在耶?既称民贼。……誓死戮力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1915年12月 护国将军·蔡锷 (1882~1916,34岁) 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背叛民国之罪人…所保护者,为固有之民国也…所驱除者,为叛国之一夫,天人同庆。 —蔡锷发表讨袁通电,1915年12月25日。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3、袁世凯称帝的结局 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先后宣布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护国军出征 交战双方:护国军(蔡锷、唐继尧、李烈钧)VS北洋军 结果:再造共和。 胜利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3、袁世凯称帝的结局 1、护国战争 1、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3、全国人民支持护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