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12378

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含解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2659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变式,解析,古代史,中国,练习
  • cover
1.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周族的始祖母姜嫖在野外践“巨人迹”感而生弃。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某些特征。下列文化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是( ) A.龙山文化 B.良渚文化 C.二里头文化 D.仰韶文化 2.下文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的描述。存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该文化遗存是( ) A.河姆渡文化 B.红山文化 C.良渚文化 D.陶寺文化 3.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学术论著 4.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口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些考古事实可以佐证,新石器时代( ) A.食物种类十分丰富 B.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人们过着定居农耕生活 5.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 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6.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下列对文明产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始采集和渔猎 ———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发展———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B.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农业畜牧业———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文字出现 C.原始采集和渔猎———早期城市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D.原始农业畜牧业———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7.内蒙古庙子沟遗址距今约5500年至5000年间,共发掘房址50余座,出土复原各类陶器700余件,出土较完整的石器、石环、玉器、蚌螺串纹装饰品等千余件,遗址内村落布局井然有序,房址成排,坐西朝东分布。该遗址反映了我国( ) A.独具特色的龙山文化 B.原始居民稳定生活情景 C.远古彩瓷的高超技艺 D.北方畜牧业的发展进程 8.距今七八千年前,在今河南境内,裴李岗文化几乎继承了贾湖文化全部的器类组合,具体器形则有一定的改造,贾湖文化无疑是裴李岗文化的直系源头。裴李岗文化的三足钵不见于贾湖文化,应该来源于磁山文化,篦点纹、篦划纹与北方的之字纹筒形罐文化系统有关。上述材料强调的是( ) A.天下共主局面的雏形 B.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 C.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 D.中华文明的多元并存 9.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 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 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10.根据考古学者的统计和估算,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约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若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上述工程约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还需要有更多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