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19795

第07讲 两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复习课件(共29张PPT)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44788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复习,PPT,统编,一轮,历史
  • cover
(课件网) 阶段三 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916—1368年) 目 录 第7讲 两宋的政治经济文化 ———宋朝 第8讲 辽夏金元的社会发展 ———辽夏金元 【时空坐标】 辽宋夏金元时期 总体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时期;中国由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古代中华文化的成熟和辉煌时期。 政治 从多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北方少数民族活跃,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西夏对峙,元朝完成全国统一。宋代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但也导致三冗两积。元代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 耕作制度变革,租佃契约关系盛行;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经济联系空前繁荣。 思想文化 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繁荣。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宋词、元曲、文人画和风俗画发展,市民文学出现;书院教育发达;文化全面繁荣并呈现平民化、世俗化发展趋势;四大发明应用广泛并外传 社会 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趋向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民族 存在民族矛盾,但民族交融加强,各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对外 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阶段特征】 第7讲 两宋的政治经济文化 ———宋朝 高考考情分析 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与探究 本节精练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精讲课系列精品专辑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一、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3 乙卷·社会文化水平 海南·文化重心转移 山东·北宋地方权力 湖北·土地兼并 湖南御史与谏官 2022 全国乙卷·26·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江苏·19·王安石变法 2021 【Ⅰ】26·宋代科举制; 北京·3·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北京·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湖北·17·两宋时地方财政 山东·16·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2020 【Ⅱ】26·宋代科举制发展(殿试) 【Ⅱ】45·王安石将兵法 山东·4·王安石变法—农田水利法; 北京·5·王安石变法 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5) 2019 【Ⅲ】26·北宋募兵制 浙江·7·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命题分析: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王安石变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题目形式灵活多样,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 (1)复习时注意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2)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关家国情怀的知识; 三个大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 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 元朝的统一 二、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 政治 制度:宋二府三司、;路州县、知州、通判、提点刑狱司,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两宋与辽、西夏、金、蒙古(元)等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由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民族交融新高度。 经济 农业:“不抑兼并”、租佃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手工业:瓷器(五大官窑、青花瓷、瓷器外销);棉纺织业; 以煤冶铁 商业:宋代“商业革命”;海外贸易繁盛(海路为主) 经济重点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海外贸易空前繁盛 文化 科技:四大发明;沈括与《梦溪笔谈》郭守敬与《授时历》 文学:宋词、元曲、话本 书法:“宋四家”、赵孟頫 绘画:文人画、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思想: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 理学兴盛,儒学思辨化、伦理化、佛道化;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技达到顶峰; 文化全面繁荣并呈现平民化、世俗化发展趋势 社会 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趋向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 平民社会的到来 具体表现 特征 阶段总特征: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