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21606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397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活,民法,学年,法律,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年11月,陈某(4岁)在其监护人何某某的陪同下到某儿童乐园游玩。陈某在该儿童乐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行进入游玩区域。何某某在几分钟后入园,发现陈某的鼻子及嘴巴受伤出血,当即将陈某送往医院治疗。监控显示,陈某受伤系姜某(9岁)手持该儿童乐园内的泡沫小拼图击打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陈某受伤系姜某击打所致,该儿童乐园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②姜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赔偿陈某损失 ③该儿童乐园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④陈某受伤与姜某击打、儿童乐园管理不善之间有因果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这部专门法律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为民立法 ②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与时俱进立良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 ④我国民法保护人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李某在贵州旅游期间拍摄了写真照片,其写真照片中也有偶然入镜的景区游客。李某回家后直接将照片发布于自己的网络账号,贵州网友胡某看见后,将李某的写真照片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用来介绍家乡的美景,获得大量转发和点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未经李某许可,胡某擅自使用李某的肖像照片涉嫌侵害其肖像权 ②由于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胡某使用李某写真照片不侵犯其肖像权 ③胡某使用李某照片介绍家乡美景属于新闻报道,不侵犯其肖像权 ④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使用偶然入镜游客的肖像,不构成侵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该法的审议通过( ) ①标志着我国已形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②为维护我国公民人格权夯实了法治基础 ③有利于更好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合法权益 ④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9月6日,某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微信等公众平台对有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进行曝光,曝光的信息包括:执行标的额、被执行人照片、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曝光( ) A.不利于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B.体现了行政主体主动依法履职 C.侵犯了失信被执行人的隐私权 D.有利于建设诚实守信的法治环境 6.蒋男与韩女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为了专心抚育婚生幼女蒋小萍,韩女将来若与他人结婚,不得再生育孩子。该约定因违反下列哪一原则而无效( ) A.自愿原则 B.公序良俗原则 C.公平原则 D.平等原则 7.2023年6月,甲同学为纪念高中毕业,委托A公司拍摄了一套艺术写真。2023年7月A公司未经甲同学同意将其照片上传到公司公众号做宣传,乙同学下载甲同学照片后将甲同学脸部移植至他人的不雅照片上并上传至B网站贴吧。2023年8月,甲同学发现B网站有其多张不雅照片并受到众多网友嘲讽和指责,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对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A公司侵犯了甲同学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②甲同学可以向B网站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③A公司可向乙同学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④乙同学侵犯了甲同学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8.民事法律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