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21652

【备考2024】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精练3:文言阅读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23854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言,解析,原卷版,试卷,阅读,备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精练3:文言阅读(解析版) 中考实战 课内文言文阅读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有所语 语:告诉 B.佛印绝类弥勒 类:像 C.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到 D.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左臂挂念珠倚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相与步于中庭 行者休于树 D.何处无竹柏 水何澹澹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A.他们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B.那些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那些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D.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下列内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 ) A.景色之美 B.朋友之乐 C.赏水之趣 D.贬谪之苦 【答案】1.A 2.C 3.D 4.B 【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有误,句意为: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语:说话; 故选A。 2.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A.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B.之:代词,代指左膝/助词,的; C.于:均为介词,在; D.何:疑问代词,哪里/副词,何其,多么; 故选C。 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本句重点词语:其,他们;两膝相比者,互相靠近的两膝(苏东坡的左膝和黄庭坚的右膝);各隐卷底衣褶中:各自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 故选D。 4.考查内容理解。《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A.乙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描写景色之美,甲文未涉及“景色之美”; B.甲文“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是朋友一起出游共读之乐;乙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与朋友一起赏月漫步之乐; C.“赏水之趣”两文均未涉及; D.乙文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