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 乐 科教学计划 2023 年至 2024 年度 第 二 学年 第 二 学期 教学目标: 平均分: 91% 比前一学期提高 1分 差生率:0 比前一学期降:0 及格率: 100% 比前一学期提高 0 标准差: 比前一学期降 优秀率:82% 比前一学期提高:3%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学年教学的要求: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以及思想教育要求等) 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共 8 个单元,分别是: 第 1 课《春天来了》第 2 课《难忘的歌》第 3 课《飞呀飞》 第 4 课《美丽家园》 第 5 课《快乐的舞蹈》 第 6 课《兽王》 第 7 课《跳动的音符》第 8 课《新疆好》。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 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全新的教材,此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以审美为中心; 以文化为主线; 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本教材就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教材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 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让学生爱听、爱唱。另外还有自制乐器、创编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对学生情况分析:(年龄、生源、兴趣等特点,对上册教材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平均分: 90 差生率: 0 及格率:100% 优秀率: 79 标准差: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 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四、改进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继续让学生开始系统化的学习音乐知识,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现象,要从调动兴趣、情趣方面入手,有机渗透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让他们能在有限的音乐课时间内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上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五、教学改革项目或教育科研课题 大单元教学设计 达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