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历史 第六单元 战争与革命的年代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 目 录 壹 世界经济危机 贰 罗斯福新政 叁 德意日法西斯化 一战结束后,欧美国家的经济逐步复苏。从1923年至1929年秋,美国的汽车工业产量增长255%,提供了近500万个就业岗位。汽车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状况,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繁荣带来了投资热潮,股市疯涨,投资逐渐演变为投机。1929年3月有人警告说,这种无节制的行为将导致崩溃。几个月后, 一场世界经济大危机果然爆发。 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流水线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40 90 140 190 240 290 340 (年) (道琼斯)指数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1927-1933年 美国股市行情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暴跌,大量股票被抛售。这一天被称为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四”,它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经济 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工人 工资低 生产 消费 商品 过剩 商品数量猛增 消费能力低 大于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生产相对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原因 1931年,美国联合银行(American Union Bank)倒闭。 1929-1932年间,美国共有5761家银行破产 。 银行破产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表现 股市崩溃引发货币信用危机,上万家银行倒闭,企业大量停产,失业人数激增。 1933年,美国的失业人口达到了1700万。 工人失业 1936年的加利福尼亚,一位有7个孩子的失业母亲和她的住所。 表现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40% 外贸 缩减 70% 69.1% 50% 48% 50% 66% 失业 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①持续时间长 ②波及范围广 ③破坏力强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特点 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艰难求职 ②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国家管理的重大缺陷 ③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 ①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 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 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一、世界性经济危机 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1933年,正遭受经济危机折磨的美国民众迎 来了新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 · 罗斯福。 一战期间,罗斯福曾在美国海军任职,战后因患上脊髓灰质炎,几乎终止了政治生涯。不过,他并未向命运屈服。在竞选总统时,他总是以微笑和胜利手势来回应选民。在宣誓就职时,罗斯福告诉大家:“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就任后,立即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史称“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举措包括:整顿金融业,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无偿付能力的小银行,并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解决大规模失业问题,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农业生产,要求农民缩减耕种面积,屠宰大批牲畜,以消除农产品过剩现象,损失由政府补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控制生产规模,协调劳资关系。 ①整顿金融体系 金融界危机 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 们手拿支 票,却无 法兑现。 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重拾政府信誉。 该法授权总统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