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6847

第20课_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课件】(共31张PPT) 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七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新变化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25168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世界,新变化,战后,历史,单元,第七
  • cover
(课件网) 历史 第七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变化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 目 录 壹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贰 苏联于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叁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1944—1945年,苏军对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发动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进攻,解放波兰等国,最终攻克柏林。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高了社会主义的威望。在苏联的影响下,欧亚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欧洲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东欧八国 拉美一国 亚洲四国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典型代表 最终,资产阶级部长辞职,捷共在政府中取得了绝对优势,为走向社会主义扫清了障碍。 背景 过程 结果 1946年,捷克斯洛伐克组建新政府,在26名内阁成员中,共产党员只占9名。在国家未来走向的问题上,各政党斗争激烈。 1948年2月.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危机爆发,苏、美都出面干涉。苏联派外交部副部长 向捷共转达意见:“要坚定些,不能向右派让步。”美国驻捷大使中断休假返回布拉格,公开支持资产阶级政党。捷共顶住了压力.组建工人民兵。全国250万工人响应捷共号召,举行1小时全国总罢工。 经济互助委员会 为了适应冷战需要,应对马歇尔计划,1949年苏联成立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正式宣布解散。 莫洛托夫 经互会宗旨———协调各成员国经济发展计划,交流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制定有关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方面的措施;实行在原料、食品、机器、设备等方面相互协作等。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除捷克斯洛伐克外,波兰等7个东欧国家,中国等4个亚洲国家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至多国。通过相继成立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等组织,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方面加强了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经互会影响 经互会建立的影响: 经互会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由于苏联的控制和其它经济政治原因,经互会各成员国与苏联的矛盾日益尖锐。 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中苏建交 10月3号,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1949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仪式。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中苏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项目 。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1955年) 苏联 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建设成就与改革 美国在1945年率先研制出原子弹并用于对日作战,让苏联感受到了威胁。尽管当时百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