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课题 整理与复习(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的内容,第50~51页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建构起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3.能根据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计算灵活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意义、基本性质、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巩固与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教师: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小数的意义,练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整理与复习(1))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翻阅课本,回忆一下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学生自己回忆,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回答,如有遗漏,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我们先来整理和小数意义有关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意义)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2)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方法:高级单位的数作整数部分,低级单位的数化成小数后作小数部分。(3)小数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4)小数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5)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比较小数部分时,应从十分位开始,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下一个较低的数位,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较大的小数也较大。教师:通过刚才的回忆与总结,我相信大家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么你能从多个角度表示1.2吗?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学生1:用计量单位的形式表示1.2。1元和2角合起来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1米和2分米合起来是1米2分米,就是1.2米。学生2: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个位上写1,十分位上写2,1个1和2个0.1合起来是1.2。个位小数点十分位1.2(板书)学生3:借助面积模型画图表示。用1个正方形表示1,另一个相同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2份表示0.2。(结合学生所说的,教师适时呈现下图)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整理一下小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板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示课件):(1)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末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2)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3)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4)笔算不同位数的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时,一定要将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0”,使小数位数相同后再计算。(5)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①小数加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