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复习 单 元 备 课 总复习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4课时 主要内容 本册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教材分析 复习课不仅要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还要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体会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所以,教科书对总复习的编排不仅注意体现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 2.能正确进行小数加法、减法、乘法计算,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能正确解简单的方程。能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能结合生活实际,解释与图形有关的简单问题。认识条形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并正确计算平均效。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1.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会解简单方程。3.能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会解简单方程。4.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简单预测事物的变化趋势。 难点: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等。 2.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单元课时分配 1.数与代数(1) 1课时 2.数与代数(2) 1课时 3.图形与几何 1课时 4.统计与概率 1课时 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课题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乘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第98~99页练习第1~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小数相关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四则运算及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经历小数的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回顾整理小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相关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 教师: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提高大家的计算正确率。 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教师出示课件如下,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 (1)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小数、整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整数小数分数意义像0,1,2,3,……这样的数称为整数。表示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0.1,0.01,0.001……几分之一读写方法从高位读起。先读整数部分,再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数的分子。比较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分数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小。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说一说它们的意义。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 0.1元就是把1元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0.23米就是把1米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23份;0.059就是把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其中的59份。 (3)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a.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