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0051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0805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一,三一,语文
  • cover
保密★启用前 材料二: 在古典园林艺术中,漏窗本身就是景,而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情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 2024年高三一模考试 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期入目,画面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漏窗主 要的艺术功能有:隔景和借景。古典园林地域范围狭小,为了丰富景观加强园林视觉的纵深感, 语文试题 母体园林总要分割成若干带有主题的子园,其分隔物一般采用粉墙、廊洗,而粉墙、廊洗总伴 2024.3 随着漏窗,收到隔而不塞、实中有虚的效果。至于借景,乃是更重要的艺术功能。从漏窗一侧 注意事项: 去欣赏另一侧的风景,或小桥流水,或假山盆栽,或亭台轩柳,在附有艺术感的窗框内,好似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精美画卷,让人赏心悦目,正所谓“景中有画,画中有景”,达到“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景致的虚实相映,空间结构的多重复合,是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漏窗装饰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素后,用2B铅笔把答题 了墙面、廊壁,山石树木又装饰了漏窗,使游园者领略到了不同的美感,更赋予了漏窗虚实互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诗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补的审美效果。“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在园林这个空间相对狭小的世界里,除去植物、山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策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石、水体以及建筑等实体元素外,漏窗的位置也是重要元素,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原本狭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的空间变大变深,使整体景观有了变化无穷的审美效果。如苏州狮子林西南隅空间,在三面墙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体上分别开设了三个透漏口,透过这些小小的窗体透望,见到的是一幅别有洞天的图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一方面,漏窗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视角,使主体进入某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 材料一: 用一种审美态度去观赏。另一方面,漏窗为客体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相 中国古窗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现象,文化与审美意义丰富而强烈。 对独立出来,成为可以进行审美观赏的对象。或曲径通幽,或一览无遗,在这一隔一通之中, 窗的开设,加强了内外空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气韵的流动。人住在四合围墙与由上屋 漏窗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角度,营造了一处又一处美丽景观。 顶、下地坪所构成的封闭空间之内,自然是比较安全的,但人又必须在围墙之内实现与自然界 (摘编自罗一凡《浅析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特色》) 的情感交流,于是,便诞生了精神文化意义丰富的窗。虽然窗具有一定的通风、采光作用,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不是人们在墙上开窗的全部文化原因,因为门也具有这同样的实用功能。为求通风、采光, A.人们居住在房屋之内,为了满足采光、通风的生活需要,在墙上开设窗,这也加强了 多开几道门即可达到目的。问题是,人们在设门之外,又须开窗,因为在文化功能上,门与窗 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 不能互相替代。二者的区别在于,门主要供人出入,窗却不是。 B.窗的开设实现了在围墙之内人与自然界的情感交流,使人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窗的“高贵”在于视线的通过,它是供人向外跳望的“器具”。人若长期生活在暗室里面 势必导致身心的极大伤害,所以,窗的开设为的是“透气”。这种透气可喻之为居室生命的“呼 仿佛消融于自然之中。 吸”,要加强建筑内外空间气韵的流动,窗这一土故纳新的“呼吸器官”是不可缺少的。它在 C,在古典园林里,人们借助漏窗实现隔景和借景功能,窗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