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5408

第19课 登勃朗峰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56929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课,登勃,朗峰,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01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游踪,了解文中所写景物、人物的特点。(重点) 02 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难点) 课时目标 03 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素养) 导 入 知人论世 【一】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其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 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远处的青山》(新世界-出卷网-2011年版)。林文华译。马克·吐温于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去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在前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下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本文是他欧洲旅行游记中的一篇。 探寻背景 游记,游记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现在也多指记录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有带科学色彩的,有带抒彩的。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认识文体 基础梳理 【二】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翌日( ) (2)灼热( ) (3)巉峻( ) (4)焦炙( ) (5)拾级( ) (6)独踞( ) (7)纤指( ) (8)皑皑( ) (9)沟壑( ) yì (10)骡背( ) (11)苍穹( ) (12)颠簸( ) (13)醺醺( ) (14)辚辚( ) (15)纷至沓来( ) (16)络绎不绝( ) (17)打ɡé( ) (18)俯kàn( ) zhuó chán zhì shè jù xiān ái hè luó cānɡ qiónɡ diān bǒ xūn lín tà luò yì 嗝 瞰 读一读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辚辚:_____ (2)俯瞰:_____ (3)巉峻:_____ (4)拾级:_____ (5)颠簸:_____ (6)络绎不绝:_____ (7)轻歌曼舞:_____ (8)纷至沓来:_____ 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 俯视。 险峻陡峭。 逐步登阶。 上下震荡。 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 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记一记 词语 高深莫测 深不可测 同 异 例 ①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不需要 的理论。 ②脱贫攻坚不是什么 、难以逾越的“鸿沟”。 3.辨析词语。 都有“无法测度、难以捉摸”的意思。 指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 人难理解。 指深的无法测量,形容极深。 高深莫测 深不可测 初读感知 【三】 朗读课文 听名家朗读 朗读课文,划分段落,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6):写徒步登山的见闻和感悟。 第二部分(7~11):写乘车下山的经历与感受。 1.勾画作者的游览经历(游踪)。 初读思考 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 取道黑首,抵达高地 抵达阿冉提村前 在峰顶高地逗留 沿河谷前往沙蒙尼 2.用一个词或一句比较精练的话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李永强 奇 黑首道上风景“奇美” 旁边的群峰“奇险” 勃朗峰主峰“奇伟” 峰巅云朵 “奇幻” 赶车的车夫“奇人” 乘车的经历“奇遇”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徒步登山的见闻和感悟。 黑首道上风景“奇美” 勃朗峰主峰“奇伟” 旁边的群峰“奇险” 峰巅云朵“奇幻” 第二部分(7~11):写乘车下山的经历与感受。 赶车的车夫是“奇人” 乘车的经历是“奇遇” 登 勃 朗 峰 大自然是奇妙的旅途 处处有惊喜 研读课文 【四】 第1段作者为什么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品析第一部分 因为天气灼热难当,这些游客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不能充分享受登山的乐趣。 作者为什么比较我们和其他游客出行方式的不同? 乘车的、骑骡的焦炙于火辣辣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