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5501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024春高中历史期末达标检测1(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172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末,答案,检测,达标,历史,编版
  • cover
期末达标检测(一) (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鼎本来是古代用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鼎的演变折射出(  ) A.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 B.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C.尊卑等级制度的持续发展 D.分封制度的不断完善 2.新罗真兴王(540—576年在位)曾提出“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文武王(661—681年在位)也曾提出“民爱”思想并把它作为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这说明当时新罗(  ) A.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B.将朱熹的伦理思想作为治国准则 C.民众完全认同“仁”的思想 D.统治者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汉谟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现耕犁、耕牛等词。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  ) A.阿拉伯帝国以畜牧业为生 B.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 C.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盛 D.古代埃及农业体系形成 4.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向度追求。这表明古希腊(  )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B.哲学发展具有永恒性 C.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 D.自然哲学不断发展 5.“田乐”原是日本农民插秧时的祭神歌舞,经传播、提炼发展为中古时期重要的戏剧“能乐”,后又经武士文人加工,变为武家必赏的高雅艺术。此外,诸如“狂言”“连歌”“祇园祭”以及“御伽草子”等文化形式都存在大同小异的变迁过程。这说明(  ) A.民族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民族文化的源泉植根于民族群众 C.中古时期是日本传统文化复兴时代 D.武士阶层在中古时期后期地位提高 6.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有: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 B.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C.削弱了帝国的统治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7.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 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 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 8.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东南亚地区)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在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南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这一时期的“下南洋”(  ) A.开启了中华文明对南洋的影响 B.开始改变东南亚的人口结构 C.根源于国内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 D.顺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潮流 9.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融合,再加上互相通婚,形成了“移民文化”———一个新的多元的美利坚文化。由此可推知(  ) A.移民的多源性是美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特点 B.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 C.移民群体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先进性 D.民族和文化的内源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10.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后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