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45725

7.1 溶解与乳化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26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下册,九年级,学科,溶解,中化
  • cover
7.1 溶解与乳化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理解溶液的概念。 2.了解影响溶解的因素。 3.了解乳化和乳化作用。 4.了解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5.掌握溶液的特征;能判断出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素养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任务 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三、四。 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认识溶解现象→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探究乳化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自主学习 一、溶解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混合物,叫作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  。被溶解的物质叫作  。溶液由  和  组成。常见的溶剂有  等。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溶剂体积,这是因为  。 2.在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  的混合物;在食盐水(即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和  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  或  。如果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或气体是  ,液体是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那种叫作  ,量少的那种叫作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作  。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  。水是重要的溶剂,但却不是唯一的溶剂。 4.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A的B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②A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 5.影响溶解的因素: 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加快溶解速率的情况 二、乳化 1.乳浊液:由  (如油滴)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浊液。乳浊液的特征是  。 2.乳化剂:  。 3.乳化作用:  。 4.写出几种生活中的乳化剂:  。 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  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  现象,如  ;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  现象,如  。 2.溶质溶解时为什么会放热或吸热呢 【答案】一、 1.均一 稳定 均一 稳定 溶剂 溶质 溶质 溶剂 水、汽油、酒精 = < 分子之间有间隔 2.分子 均一、稳定 钠离子 氯离子 3.液体 气体 溶质 溶剂 溶剂 溶质 溶剂 水溶液 4.①A B ②A 水 5.溶质的颗粒大小 溶质的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溶剂的温度 溶剂的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是否搅拌 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 二、 1.不溶性小液滴 不均一、不稳定 2.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 3.乳化剂所起的作用 4.洗洁精、沐浴露、肥皂液等 三、 1.温度 放热 氢氧化钠固体 吸热 硝酸铵 2.因为溶解过程发生两种变化: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需要吸收热量;二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会放出热量。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表现为吸热,如硝酸铵溶于水;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表现为放热,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无明显现象,如氯化钠溶于水。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认识溶解现象 【实验7-1】按照教材图7-1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硫酸铜和酒精加入水后,最后形成  且  的混合物  ;泥沙加入水后,形成浑浊液,称为  ;食用油加入水后,形成浑浊液,称为  。 探索交流:①硫酸铜和酒精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  。泥沙和油在水中难溶解,称为  。②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  ,容易  。 【答案】均一 稳定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能溶物质 不溶物质 混合物 分层 任务驱动二: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按照教材【实验7-2】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①等质量且颗粒大小相同的硫酸铜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硫酸铜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