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577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5章 第2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39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湖南省,绿色植物,人教,新人教,新版,教案
  • cover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2)、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并培养学生观察及实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树立事物间是既对立又联系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及有关实验 三、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张某住院时,其亲朋好友都来看望他,不久病房内堆满了鲜花。到了第二天,张某及同病房的李某都感到头昏,忙问医生是怎么回事,医生瞧了瞧病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罪魁祸首是这些鲜花。” “啊?”张某和李某都觉得纳闷,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回事吗? (二)预学:预习本节课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用下列哪种物质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 A、氧气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钠  D、澄清的石灰水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 A、只有在叶片 B、只在根系中 C、所有活细胞 D、只有萌发的种子中 3、下列哪种生理过程会释放能量( ) A、分解淀粉 B、合成淀粉 C、释放氧气  D、吸收二氧化碳 4、下图表示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据图回答问题: (1)若两瓶在温暖的地方已放置了24小时 ,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人乙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    ,将种子内的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3)设置乙瓶的目的是什么 本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4)如果一手捧甲瓶一手捧乙瓶,预测哪瓶感觉温度高一些?为什么? (三)探究及精导: 1、呼吸作用演示实验 【明确】教师讲述:氧气可以助燃,缺氧气会使 燃烧的火柴熄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检测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的增多?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最后确定实验方案。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吸收氧气。 【实验】呼吸作用演示实验:课前已做好的:分 别将活动夹松开,将塑料袋内气体挤入澄清石灰水内,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实验说明了:植物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小结】呼吸作用需放出二氧化碳。烫死的白菜植株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得出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活的细胞。植物无论在暗处还是在光亮处都要进行呼吸,只不过在光照下同时发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现象不像在暗处那么容易观察到。 2、呼吸作用的实质 【小结】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析】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并从中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物质变化: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能量转化: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一部分供给各种生命活动所需,另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要有生命,就有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意义 【讨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这岂不是在白白浪费有机物吗?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虽然要消耗有机物,但同时释放能量,而细胞的分裂、根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等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这也正是呼吸作用的意义。 4、呼吸作用的应用 1、农村双抢季节(夏天既要抢时间收割第一季度的水稻,又要抢时间插第二季度的秧苗),收获的水稻未晒干而又遇上雨天时,便堆放在一起,到第二天手插进谷堆时感到烫手,这是为什么? 2. 填表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项 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