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人民共和国刑法》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确认将出席今年4月底在印尼举行的纪念亚非会议60周年活动,60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 ①进行土地改革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④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15·江苏泰州)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7.在央视影视频道“电影主题曲”展播节目中播放了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与该电影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邱少云 B. 抗美援朝战争是以朱德总司令为指挥 C. 电影反映内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D. 中朝人民军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8.近日,韩国向我国归还了475具志愿军烈士遗骸,让我们又想起六十多年前,那场令人难忘的战争,当时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 ) A、彭德怀 B、林彪 C、刘伯承 D、朱德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0.我国从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互助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1.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 )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3.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葛洲坝水利工程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勇军进行曲》 15.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 (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16.材料一 “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