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50667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课件(共20张PPT)《临床疾病概要(第4版)》同步教学(人卫版)

日期:2025-10-0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6463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疾病,肾小球,第十,教学,同步,临床疾病概要(第4版)
  • cover
(课件网) 定义:双侧肾小球受累的一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的一组疾病 肾小球肾炎 临 床 分 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 AGN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进性肾炎 RPGN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慢性肾炎 CG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 asymptomatic hematria and/or proteinuria 肾病综合征 NS nephrotic syndrome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主要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如扁桃体炎、猩红热和脓疱疮等 发病机制:本病系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所致。针对链球菌致病抗原如蛋白酶外毒素B等的抗体可能与肾小球内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循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诱发补体异常活化等均可能参与致病,导致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 病因和发病机制 链球菌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荧光:IgG及C3呈粗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或)系膜区沉积 光镜: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袢管腔狭窄或闭塞。肾间质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 电镜: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病理表现 肾小球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HE×400)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1 3 2 5 6 8 10 11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外侧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电镜×8000) 12 13 多见于儿童,男多于女 通常为链球菌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起病,呼吸道感染较皮肤感染潜伏期短 急性起病,轻重不一,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受损)表现,重症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血尿、蛋白尿、管形尿 肾功能检查 Ccr降低、血BUN、血肌酐升高 血清C3补体 初期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测定 感染后2-3周出现 ,3-5周滴度高峰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尿检查有红细胞、蛋白和管型 伴有血清C3下降,病情于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伴或不伴ASO升高 肾活检检查。 诊 断 急性期卧床休息,静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 限盐,利尿消肿以降血压和预防心脑并发症的发生 如无现症感染证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反复发作慢性扁桃体炎,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扁桃体摘除。 少数重症病人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与水、钠潴留有关 治 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约6%~18 %病例遗留尿异常和(或)高血压而转为“慢性”,或于“临床痊愈”多年后又出现肾小球肾炎表现 老年、持续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散发者较流行者预后差。如无现症感染证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预 后 小 结 主要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 伴有血清C3下降,病情于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伴或不伴ASO升高 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18岁男患,半月前着凉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近一周出现血尿,蛋白尿,需要给这位患者进一步做哪些检查,考虑什么疾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