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影响因素 雌激素 乳杆菌 阴道黏膜 免疫系统 阴道pH值 使阴道鳞状上皮增厚 并增加糖原含量 维持阴道酸性环境 维持阴道黏膜免疫 功能 阴道内优势菌 分泌H2O2、细菌素等 竞争排斥,防御感染 黏膜屏障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阴道正常pH值≤4.5, 多在3.8~4.4 有利于乳酸杆菌生长 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长 阴道微生态平衡破坏,阴道炎症发生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trichomonal vaginitis) 病原体:阴道毛滴虫 属厌氧的寄生性原虫 可寄生于阴道、尿道、尿道旁腺等。 适宜生长温度 25~40 C,pH 5.2~6.6 好发于月经前后 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性接触传播 间接传播:浴器、泳池、衣物 其他:医源性(污染的器械) 阴道毛滴虫 临床表现 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 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其他:尿道感染症状、不孕 体征: 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 形成“草莓样”宫颈,后穹隆有多量稀薄脓性、泡沫状阴道分泌物 诊 断(Diagnosis) 1.典型临床表现 2.湿片法: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 敏感性为60%~70%。 3.培养法:准确率达98%左右。 阴道分泌物湿片显示滴虫(+) 革兰染色图片显示滴虫(+) 治疗(Treatment ) 原则:全身用药 全身用药 甲硝唑 2g,单次口服;或替硝唑 2g,单次口服;或甲硝唑 400mg,每日2次,连服7日。 性伴侣的治疗 性伴侣同时进行治疗 避免无保护性交及阴道冲洗 随访及治疗失败的处理: 由于此病再感染率很高,最初感染3个月内需要追踪、复查。 对密切接触的内裤、毛巾等建议高温消毒。 妊娠期滴虫阴道炎的治疗 甲硝唑(B类药物) 400mg,每日2次,连服7日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病原体: 80%~90 %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 10 %~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 假丝酵母菌: 条件致病:寄生10%非孕妇,30%孕妇 适宜生长 pH 4.0~4.7 不耐热,对干燥、紫外线、化学制剂抵抗 发病诱因 发病诱因: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妊娠 糖尿病 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 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 传播途径: 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口腔、肠道、阴道) 外源性感染:性接触传播、间接传播 临床表现 症状: 外阴奇痒、灼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 (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导致疼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体征: 外阴红斑、水肿,可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 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 诊断 阴道分泌物中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即可确诊。 检测方法: 10%氢氧化钾溶液湿片法 革兰染色检查 培养法 其他 培养法:假丝酵母菌菌落 治 疗 原则:消除诱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消除诱因: 积极治疗糖尿病 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用开水烫洗 局部用药 ①克霉唑制剂, 1粒(500mg),单次用药;或每晚1粒(150mg),连用7日 ②咪康唑制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或1粒(1200mg),单次用药 ③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 全身用药:氟康唑150mg,顿服 治 疗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 病 因 阴道内的细菌生态平衡失调(菌群失调)→阴道乳酸杆菌↓ →细菌繁殖↑(主要为厌氧菌,如加德纳菌) 原因 频繁性交 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 临床表现 症状: 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 有症状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伴轻度外 ... ...